【人物采访】 正轩投资:深圳科技投资行业的默默耕耘者

文章转载自:深圳新闻网 金融生活栏目

webwxgetmsgimg

风险投资顾名思义是高风险行业,有些看似“疯狂的赌徒”,却能脚踏实地到让更多人信服。从实业变成为VC投资的深圳市正轩投资公司就集聚着这样一群有情怀的管理者和团队。

一个坦然的领导者,一个坚持发展不忘初心的企业,必定会带给我们超乎意外的惊喜。

采访实录:

1、 首先恭喜胡总,前不久公司领投了科技企业民营商业航天公司零壹空间(OneSpace),简单介绍一下这次投资情况?

胡林平:

我们主要是投资科技企业,科技的范围很广,我们正轩基金确定的科技行业投资中重点规划了航空航天领域的投资。近段时间中国出了很多关于军工和民用结合的政策,比如军民融合的国家战略。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关于实施制造业升级改造重大工程包》中,10大重点工程之一即为“商业航天产品发展工程”等等,这些对行业今后的发展是极大的利好。

我们接触北京零壹空间(OneSpace)大概是在2月份,当时一系列的国家政策还没出台,我个人对国家政策没那么敏感,没有那么高水平对国家政策有这么一个掌握,我们就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对科技发展趋势的把握,对行业趋势的清楚了解,来确定和坚持我们的投资方向。

所以我们在坚定方向之后,就开始寻找航天航空领域的科技企业,北京有不少这样的企业,但民营的比较少,航空航天方面的企业基本都是国家控制的,民营资本很难进得去。幸运的是,现在不仅有国家政策的支持,而且我们也找到了北京的这个叫零壹空间(OneSpace)的民营企业,这是我们找到的第一个,没有发现过其它的。

后来我和我们董事长夏总亲自带队去看这个项目,看了好几遍,派了投资经理对这个项目进行重点研究,我们认为航天领域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在国内国际都有一个很广阔的前景,这个公司也有很大的潜力。

零壹空间(OneSpace)是国内第一个民营航天公司,当然现在还不能确定一定能取得巨大成功,但最起码我们愿意为中国这方面民营企业的发展做一些贡献。零壹空间第二轮投资我们是领投的,大概投了4000万,这次他们一共融资1个亿左右,我们是最大的领投方。我们内部还开玩笑说,希望他们以后能成功,我们可以乘着火箭去旅游。

2、据了解正轩投资从成立之初到现在也有13年多的历程,请介绍下创业和发展的故事(大事件)

胡林平:

2003年我们创始人夏佐全先生当时还在比亚迪,他是比亚迪的创始人之一,到现在他也是比亚迪的董事,只是不参与日常的工作。所以从成立之初,我们这个公司有很强的比亚迪风格,也带有华为的风格,因为我是华为出身。

夏总2003年就成立了这个正轩投资,一开始主要做天使投资,夏总觉得自己从社会上获得了财富,要回报社会,这是夏总做这个企业的宗旨,我们从成立之初就把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发展作为第一目标,这一点非常明确。早期,我还没来正轩,夏总完全凭借着个人敏锐的嗅觉,坚持着为科技企业服务理念,投了一些基因检测,数控系统(CNC),先进制造,机器人公司等。

到后来,2012年,我和夏总一块参与了一个基金公司,我负责投资,夏总是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我们就这样搭档,一起投资了许多科技行业的企业,比如现在著名的优必选机器人,就是在2013年最困难的时候我们投资的,经过这几年的快速成长,现在优必选在深圳算是家喻户晓的企业了。

2016年我们成立了新的基金公司——正轩前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经发行了第一只4.5亿的基金。这也是一个特别的事件,我们这个基金时间周期特别长,是8+2年的,10年期的周期,这个在股权基金里面很少,有些好多是3+2的,5+2的,我们是8到10年,这是我们非常大的特色,我们成立的这个基金已经投了一些项目了,其中一个就是北京零壹空间(OneSpace),这些都是我们标志性的事件。

3、科技企业的VC投资,投资周期长,资金大,风险也相对比较高,正轩为什么会选择做科技企业的VC投资公司?

胡林平:

宏观上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小时候,老师经常告诉我们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从小就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靠科技进步,这一点年轻人也能深切的体会到,这十年科技发展真的太快了。而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是因为我们发现中国的科学技术与国外的发展水平相差太多了,所以才真正的改革开放。

此外,选择科技企业的VC投资,跟我们这些合伙人的出身有很大关系,除了我跟夏总之外,我们其他几个创始合伙人也是搞科技型企业出身的,我们在情怀上都有产业报国的思想。

这几年社会对金融的偏见也好,或者叫误会也好,但不可否认有些金融脱离了实业,这是很可怕的,比如互联网金融平台,它没有实体,就要做金融,这是我们要避免的。VC、PE有很多种类,有投互联网,有投文化娱乐的,也有像我们这样投科技型企业的,但相对来说科技型投资需要的时间最长,因为科技来不得半点马虎,这些思想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

中国的科技这几年我觉得发展也是可以的,但是差距还很大,差距很大,倒过来说,我们成长的空间就很大,所以我们愿意花时间、财力、精力去做这些事情。

科技型企业的前期投入比较大,而且失败的比例挺高的,这一点我们认识很清楚,做VC投资的必须愿意冒险,而且敢于承受失败,不敢做尝试那你就成功不了。现在投的项目中,失败的比例也挺高的,这个必须客观承认。我们所投的项目里面,都是精挑细选,看100个项目,可能就有一两个项目可投的,投中的100个项目可能一半成功的,进入风险投资行业必须要有这个心理准备,你不能说,我想个个成功,科学实验失败的几率太高了,就算科学实验成功了,还有商业模式呢,也有些技术很好的企业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在商业层面没法实现。这个与国内外长期的统计数据差不多,我觉得,项目取得巨大成功的成功率30%是已经很不错了,关于失败我们管理团队甚至我们的基金出资人(LP)是做好了心理准备的。

4、科技企业涵盖范围广泛,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请简单介绍公司侧重投资哪几大方向,为什么会侧重这几个方向?

胡林平:

基金公司成立时,我们就定了在未来5—10年的发展方向。一个是电子信息行业,第二个航空航天,三是自动化和机器人领域,第四个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还有一个是离我们基金现在稍微远一点的方向:生物医药和基因,就是大健康,如生物医药类,基因检测类,这是我们以后的方向,以前正轩也投过这个方向的这类型的项目,北京安诺优达的基因检测,现在做得非常好。

前面那四个都是我们近期重点投资方向,也是我们有优势的方面,科技型企业也愿意接受我们投资。VC投资的项目毕竟不是大项目,创业者,也希望找一个合作伙伴,跟他一块成长。平常都说,我们投资都像结婚,第一要看对眼,第二要志同道合,可以相互帮助一起成长,这样才会慢慢的生出果实,所以有些不是我们特长的我们不会投。我们投资虽然有情怀,但也讲究效益,市场经济最好的地方就是把合适的资金引到最需要钱的地方,这是市场匹配,我们毕竟还是市场化运作的公司,也要遵守这个客观规律。

5、2015年,马云曾说30年之后最优秀的CEO是机器人,胡总您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行业的投资专家,您觉得目前中国的机器人行业发展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胡林平:

实际上我们小时候就知道机器人,机器人在国内外的影视文学作品里经常出现,但目前机器人行业发展还处于初期,全世界都是处于发展初期。

今年发生了一件比较轰动的事情,AlphaGo战胜了世界围棋大师,其实是利用了大规模的运算,能算出来这步棋怎么走获胜的概率更高。而人呢,会犯错误,而且还有时间限制,运算没那么快,所以从逻辑上看机器人比人快的多,有些工业机器人不会疲劳,精确度比较高;自动化检测设备其实也是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能救灾,救火等等,在某一方面机器肯定是比人类做的好。

但是机器替代人类,就以目前来看,我觉得好像还不太会,人最主要的是脑神经网络,有学习能力,尽管现在好多很厉害的技术(deep learning)让机器人学习,但怎么样把思想注入还是难题。机器人,首先是机器,然后是人,人最重要的是思想,机器是简单的做,人有感情,有喜怒哀乐,有决策能力,有人情味,所以说好的CEO是机器人我暂时还不认同,因为管理是一门艺术。

我们也投资了一些机器人的项目,优必选机器人就是我们2013年投资的,是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投了800万,而且当时投资以后,这个企业又面临一些困难,我们又追加投资1000万,现在我们是优必选的第二大股东,当然他的发展壮大主要是靠他们,我们也为他们做出了不少的贡献,现在我们投资这个项目已经进入第四年了,差不多今年就可以盈利。第二个项目我们投了一个做管道检测的特种机器人——博铭维机器人,那个项目也是投资的非常快 ,在2014年春节前后投资的,一开始我们投资了300万,后来又追加了400万,这个企业相对来说比较小,但这一方向内这个企业在国内还是比较领先的。

6、今年3月份,谷歌新推出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战胜了世界级的围棋大师,再一次引起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关注,能谈谈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吗?

胡林平:

人工智能要和大数据结合,没有大数据就谈不上人工智能,因为人的学习能力特别强大,现在的机器还不如人,比如AlphaGo只会下围棋,让它做其他事情估计不行,人是多功能的结合体,多才多艺,各种各样的技能都会。

人工智能的范围非常广,包括传感器、芯片、大数据等等。在某一个小的领域做好,其实就是在做人工智能,不要把人工智能想的过于神秘化,一切是都一步一步来的,比如视觉检测,语音识别等等都是人工智能。人的功能太多了,先把这细分领域做好,把这些人的能力结合了,那真是强大的人工智能,关于这一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全世界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7、胡总在选择科技型中小企业时,一般会考虑企业的哪些素质?着重看创业者哪些方面?对注资公司一般会怎样进行指导和风险把控?

胡林平:

好多投资公司,只要是有经验的投资公司决策人,都会考虑几个因素:

第一是人,投资就是投人,商业 的成功是一个综合体,有些人技术很牛,但是没有一个很好的团队,有些人市场很牛,但是没有技术。有的时候小企业,你只要抓住一条,往一个方向做,反而是容易成功的,追求完美,什么都好的小企业,不如某一方面特别突出。

第二,就是从事的行业,就是我们重点发展的这些行业,如果不是我们重点发展的这些行业,我们也不是特别的关注。

第三,要有一定的商业运作能力,当然我们也会在投资和发展过程中帮他们完善,这也是我们投资机构的价值,我们不是光给钱,也会整合现有资源给予投资的企业辅助,帮助其成长发展,这是投后管理的重要性。

其实我们还是属于VC阶段中早期,我们投资的项目大大小小都有,特别大的还不属于我们的范围,关于怎么把控风险,我觉得大部分还是靠企业家,这一点我反复强调,最后真正做决策的还是企业家;另外我们投资里面有很多忌讳的地方,比如我们不能占股太多,这样会让这个团队失去创新动力。

8、怎样看待投资行业浮躁和急功近利的风气?

胡林平:

前几年中国出现了很多的金融投资公司,部分投资公司的周期过短,且没有实业基础。金融是血液,这一点没有问题,但是呢,如果只有血液,没有骨架,支撑不住,真可能是血流成河(哈哈)。

大部分真正失败的投资公司,是没有实体支撑的。一方面是管理这些投资公司的人有问题;另一方面作为出资者(LP)或者金融资产投资者,也要有基本的分辨能力,一夜暴富的思想要不得。

实际上中国的金融行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前几年实体经济又不太好做,好像做金融的比实体挣的钱多得多,这是不正常的,一切都会回归现实。金融只有服务于实业才能发展壮大。

9、分享投资心得,对年轻创业者有何建议?

胡林平:

这几年,我见了很多创业人员,但是每年投资的项目的并不多,这么多年,我投资的项目业也就20多个,投资我们不讲究快。

这几年,创业者,尤其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之下,有好多是实实在在的创业者,但也有一些创业的小伙伴,可能就有一个idea,自己意淫客户需求,没有做过市场调查,过于追求短期效应,被一些不良风气带坏了,不能踏踏实实的做事,这一点对于年轻人是可怕的。

不过,大部分深圳的科技类投资VC机构,都非常踏实。深圳的VC、PE的投资机构占整个中国的1/3。首先,深圳是科技型企业的投资机构多,另外像我们这样,从实业走出来的做科技型投资的也比较多。这是深圳的优势,所以深圳出了很多优秀的科技型投资企业和科技型企业,也验证了我前面说的:金融只有服务于实业才能相互发展壮大。

10、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期许或规划?

胡林平:

今年我们成立了深圳正轩前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我们也发了第一只基金,出资人(LP)大部分也都是企业家,与我们管理团队有近乎一样的理念。

第一批资金我们就是做踏实,做踏实以后,我们再谋发展。我们规划是正轩基金管理公司10年内成为中国著名的VC公司之一,不是一两年内,也不是5年,因为本身这个行业就需要长期的积累。

另外,我们做企业的经验就告诉我们不管你是做实体还是做像我们这样的投资机构,没有一定的时间是做不好,实体不能急功近利,我们这些投资机构更不能急功近利,要比实体更要踏实,所以我们的规划是长期的,是10年的规划,从小范围的私募股权基金慢慢发展,到以后跟股权母基金,引导基金等合作,也可以在不同的科技中心设立我们的投资分公司,希望引领国内外科技企业进行融合发展。

我们会不忘初心,始终坚持科技投资的方向,为科技行业的发展做出我们一点微薄之力,回报社会和出资人!